当前位置: 主页 > 德源资讯 > 业内风向 >

旅游网约车“破冰” 小包团用车难题获解

时间:2018-06-29 08:34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 丁宁

旅游网约车这个新事物不仅外界有点陌生,就是在业界,也会对这个旅游交通“新物种”投去困惑的目光。日前,由上海市旅游局召开的“旅行社规范包车业务”会议上,市交通执法总队和市文化市场执法总队明确宣布,只有“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才是合法的7座以下旅游运营车,交通执法部门将加大查处非法旅游用车的力度。换言之,以前旅行社业向租赁公司租赁的小型车用于包车旅游的灰色业务被彻底清除。据悉,目前全国多地都在陆续跟进这一行规,7座以下的旅游运营车“驶”入合法合规的发展道路。

 
一个需求巨大却缺乏有效供给的“风口”
 
每到夏天,包车从风景秀丽的川藏公路赴西藏游览的生意就会火爆起来,但包车司机阿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的私家车包揽入藏旅游生意会被罚,特别是近年来查处力度加大,让他进退两难。当他听说合法的上海旅游网约车公司在成都设立了分公司后,第一时间来打听和报名,希望正大光明地吃上旅游饭。
 
上海久柏易游信息科技公司创始人高宏久表示,阿桑这种情况在全国非常普遍。根据他的调研,全国不合规的旅游运营车每天至少在18万台以上,但目前拥有牌照在全国范围内从事旅游网约车业务的还只有久柏易游,而在久柏旗下“900游”平台上挂单的拥有导游与司机双证和合规车辆的才4.8万多人,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市场需求。
 
据介绍,旅行社目前租赁使用的旅游交通工具有两种,一种是旅游大巴,另一种是7座以下的租赁包车。按照上海市有关规定,目前除了网约车外,只有打表的出租车是合法合规的旅游用车。但出租车是公里+时间计费,对从事包价旅游的旅行社不是一种合适选择。无奈之下,旅行社向一些小车租赁公司租赁,派上一个导游,开展旅游业务。“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因为租赁公司的车辆只能租赁给个人使用,不能供旅行社从事经营业务。”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非常明确地划定了红线。
 
据专家解释,有关部门的红线划定很有道理,因为普通租赁车的保险、GPS定位装置、车辆的管控措施等等,都不符合旅游业的服务监管要求。但随着家庭游、亲子游的兴起,对司导合一的7座以下小型包车需求日殷,这样就产生了市场错位——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却缺乏合法合规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了旅游业新的“风口”。
 
“按照中央供给侧改革思路,我们来打通旅游业的痛点!”高宏久的想法与他合作伙伴一拍即合,曾经在西门子、IBM等外企担任高管的刘宏宇,从北京南下上海,两人联合发起创立“900游”旅游网约车平台。
 
一张来之不易的通行证
 
在上海北部的一个创业园区,高宏久与刘宏宇向来宾展示了一张来之不易的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预约汽车经营许可证”,和原国家旅游局批准上海久柏易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导游(领队)服务平台试点的通知截屏。“在全国,同时拥有此两证的只有我们这一家。”高宏久特意强调了此证的稀缺性。
 
目前全国获准从事网约车经营的企业大约有70来家,而从事旅游网约车目前就只有久柏一家。难道这个风口无人知晓?
 
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只是在一些人眼中,旅游门槛有点高,不熟悉导游行业的人嫌“这里水有点深”。例如,尽管国家准许导游自由执业,但现实操作中导游须挂单在旅行社或相应的导服平台。换言之,包车旅游中的司导合一,必须具有双重身份,即他既是一个网约车的司机,同时又是一个由旅游机构签派的导游或领队,而且他开的车必须是安装过GPS、购买过商业运营保险的合规网约车。一笔业务要“三证齐全”,让一般希望“赚快钱”的普通网约车公司退避三舍。
 
“我们要打造的企业,是旅游行业中的车辆运营专家,同时又是车辆运营公司中的旅游专家。”高宏久对“900游”网约车的定义与目标,也清晰地描绘出跨界企业的优势与复杂性。
 
也正因为这是一个跨界的“新物种”,让申办运营执照显得十分不容易,需要公安、网信、交通、人行、税务等六个部门的盖章确认,最后要报到国家交通运输部。高宏久说,这些监管部门一律绿灯放行,才让久柏获得了一张来之不易的营业执照。今年2月获批营业执照后,久柏迅速将业务铺展到全国,目前已经在四川、广东、江苏、湖南和吉林等设立了5个省级分公司,今年打算在50多个城市落地。
(责任编辑:Markus)